在阅读此文之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前言
8月初,一辆挖掘机驶入了温州市苍南县灵溪镇的一座古色古香,雕梁画栋的建筑前。
但很快闻讯而来的人们便将挖掘机团团包围。
原来,这辆挖掘机的目的是为了拆除眼前的仿古建筑,即当地黄氏的宗祠,用于建设希尔顿酒店。
而对于宗族观念浓厚的温州人来说,被人拆了自家祠堂,百年以后哪有脸见祖宗。
双方就此僵持了起来,这起强拆事件很快便登上了新闻热搜。
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当地又为何要强拆黄氏宗祠呢?
强拆上新闻
伴随着城市不断的发展和扩张,旧有的街道建筑与新兴的商场高楼不可避免的产生了矛盾。
各地的城市都在寻求新与旧的融合与平衡,拆迁是其中永恒的话题,经常会引起众多群众的热议。
温州黄氏宗祠事件正是其中之一。
这件事情之所以会引起热议,正是因为地区与该建筑的特殊性。
宗祠对于南方人来说不仅仅是一栋建筑,漫长的时间里,它已经在南方形成了一种特有的宗祠文化。
在形式上,不仅是初一,十五,逢年过节需要开门上香,每年还需要重新修订家谱,记录新成员的诞生。
关键是在思想上,宗祠已然代表着在外漂泊游子落叶归根的根。
因此拆祠堂对于南方人来说是一件极具侮辱性的行为。
而这座要被强拆的宗祠,从外表来看,可以说是金碧辉煌,丹楹刻桷,在现代建筑的包围中,这座建筑显得如此与众不同。
走进这里,就像走进了某一时刻的古代府邸之中。
高耸的殿门,还有蟠龙祥云齐聚精美的雕刻,门前还有宽阔的广场和池塘,与周围的高楼大厦有一种神奇的割裂感。
住在附近的老人,小孩儿都喜欢在饭后来到这里的小广场休闲娱乐,许多外乡人也会慕名来到这里参观。
据悉,这个宗祠是属于温州黄氏宗亲的,在建造的时候便投资千万,成百上千的黄氏子孙为这座宗祠捐款捐物。
因此当政府的挖掘机开过来的时候,黄氏宗亲的反应可以说是非常激烈。
许多上了年纪的老人纷纷涌上宗祠的二楼平台,他们擂鼓吆喝,决不允许政府这个宗祠的一砖一瓦。
由于围观的人数实在太多,政府还拉上了警戒线,调来了警务人员来维持现场的秩序。
双方僵持了两天,最终当地政府在8月5日凌晨撤走了挖掘机。
但是事情远远没有结束。
为了守护这座宗祠和自己家族的荣誉,黄氏宗亲几乎用尽了手段,不仅24小时有人住在宗祠里,防止半夜强拆。
他们还将此事向媒体和网络平台曝光,电视台的记者来这里报道,希望能够引起社会上更多的关注。
除此之外,他们还自发设立了守卫人员,不允许政府相关人员靠近。
这些措施也使强拆事件立刻冲上了热搜,相关的说法五花八门,也全部涌现了出来。
有人表示,当地政府之所以要将这个宗祠拆除,是因为这里的位置好,政府想要在这里盖大型商场。
针对这一说法,当地政府并没有明确回复。
不过很快网上又出现了新的说法,有人表示这座黄氏宗祠在建造的时候并没有获得政府的批准,属于违章建筑,拆了也是完全合法合规的。
这个时候有了解这座宗祠建造过程的人表示这座宗祠已经因为城市规划主动拆除过一次了,因此这次进行强拆就非常的不讲道理。
他口中的第一拆除发生在2012年。
那一年该县正在进行城区道路规划,方便居民更好的出行,政府规划将该地区的玉苍路进行扩建,而当时的黄氏宗祠正好在政府规划的马路范围内。
经过政府的宣讲之后,当地的居民自发拆除了兴建于清朝,已经有150多年历史的黄氏宗祠。
之后政府也批准了黄氏宗祠可以在路边重建。
事情到这一步的时候还是皆大欢喜,但紧接着的情况就急转直下。
根据政府下发的补偿协议,黄氏宗亲可以重建黄氏宗祠,但是建筑面积不能超出原有建筑。
但是这个时候的黄氏宗亲的很多人想借着这次机会将宗祠建造的更加富丽堂皇,雄伟壮观,这样也好展示自己宗族的力量。
结果导致这座新建的黄氏宗祠超出了原有范围足足八倍,可以说所有超出的部分都可以算作违章建筑。
而这座宗祠的问题还不仅仅只有这些。
网上有人提出,这个宗祠虽然是近些年重建的,但是其中所用的砖石都是清朝的旧石料。
或许可以申请一个文化保护单位,这样既不用拆迁也可以为城市文化添砖加瓦。
想法虽好,可却无法落到实处。
首先,过去始建于清朝的黄氏宗祠就不是文保单位,那么基于旧建筑而产生的新建筑更无从谈起申请文化保护单位。
而且为了让宗祠更雄伟更华丽,黄氏宗亲多次进行扩建,属于过去后宗祠的痕迹已经几乎无法找到了,仅剩下部分的石碑和旗杆石还能看到过去的痕迹。
因为违法扩建的事情,政府部门已经和黄氏宗亲相关人员协调了很多次,但是都没有结果,就连法院关于拆除违建部分的强制判决也一直没能执行成功。
而且经过记者采访,这座宗祠不仅仅承担着祭祀祖庙的功能,它还有更多的商业价值。
这座宗祠一共有两层,二层负责祭祖,教化宗亲,而一层负责商业。
一楼被改装为商铺,对外出租,每年至少可以给黄氏宗亲带去几十万元的租金收入。
因为政府要拆迁,这些商铺均已停业,这无疑给租住商铺的商户也带去了不少的损失。
强拆主要是为了解决违章建筑的遗留问题,同时考虑到城市发展的实际情况,希望将此处改建为希尔顿酒店。
虽然拆除,但是也会按照旧有宗祠的标准,另外选址重新建造。
而且在此之前,政府已经和黄氏宗祠的相关负责人进行了协商,也得到了大部分宗亲的支持。
但是在计划实施的现场还是遭到了部分黄氏宗亲的反对,因此政府决定要进一步协商争取可以达成双方合意。
宗祠的去与留
温州黄氏宗祠,因为部分宗亲族人的强烈反抗,最终没有当场强拆,而是得到了一个暂缓的结局。
网上对此的讨论度也很高,有人认为黄氏宗亲的行为捍卫了自己家族的尊严和文化。
也有人觉得市中心占地面积如此之广的宗祠实在影响城市的发展。
宗祠是中国特有的历史文化产物,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宗祠建设和管理都面临着新的问题。
温州作为一个典型的南方城市,各地区大大小小的宗祠不下百座,有的是历史悠久的百年老祠,有的是宗族充足富裕之后新建的新祠。
部分宗祠建立在乡村荒野,无伤大雅。
但也有的建立在城市中心,或道路周围,影响到了城市的规划与发展。
温州的祠堂拆迁之路其实早就开始了,周边城镇的宗祠大大小小也拆了有十几座,但是你拆我建,最终还是解决不了这个问题。
早在苍南县政府官网2021年12月31日公开的《苍南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关于县十届人大五次会议第217号建议的答复函》中就称,
该县许多祠堂占据城市中心位置,影响城市的规划实施及城市的土地价值。
新时代的宗祠虽然外形越发华丽,占地面积越发广阔,但是它作为精神象征的力量却越来越弱。
而且宗祠的使用功能也在逐渐改变,就像温州黄氏宗祠将一楼改为商铺对外出租,为宗族赚了不少钱。
可宗祠本身并不是商业大楼里面的建筑规格,很多都是不适合当作商铺使用的,也给群众安全带来了隐患。
所以,建造宗祠到底是为了祖宗还是为了自己,有的时候真的说不清楚。
虽然也有群众会觉得宗祠是古色古香的建筑,可以给城市带去更多的文化底蕴,但实际上,各村镇建造宗祠的时候并不会严格按照古代建筑的标准来进行建造。
而外古内今的建造模式,不但不会给城市带去文化底蕴,反而还会使城市的整体外形变得更加混乱。
虽然有以上种种的问题,但是我们不能直接盖棺定论,认为宗祠是已经过时且无用的东西。
在过去,宗祠的主要作用是维系血脉和家族传承。
因此不论年纪的长幼和时代的变迁,总有一批人仍旧会十分在乎宗祠的意义。
这就是宗词具有的凝聚力,这个凝聚力是弥足珍贵的。
而且有一批始建于明朝或清朝的宗祠,它们熬过了战争和岁月,它本身就是一个非常珍贵的文化遗产。
更不用提传承下来的用于祭祀的器物和记录家族历史的书籍,这些可以帮助后世子孙更好的理解和认识我们的祖先和我们的历史文化,明白慎终追远的意义。
所谓的家训与家风其实也是脱胎于此。
同时有些宗祠还承担着作为居民交流和沟通的平台的作用。
例如温州的黄氏宗祠,虽然它不属于传统的古代文化建筑,但是它在城市的钢铁森林里面辟出了一块儿地方。
周边的居民都会在这里交流活动,可以说这里不是公园,但胜似公园。
宗族文化在当代社会更像是一种寻根文化,这个扎根在我们中华人民内心深处,对于落叶归根的渴求,对于老有所归的期盼。
宗祠承载着这种文化,可以说是历史的活化石。
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西方社会,他们城市在快速的发展和扩张,几乎没有什么是不可以被推倒的。
而我们中国在发展城市的同时也要警惕这种抛弃自己传统文化的扩张理念,对于不合理的,盲目建造的,为表面光鲜的宗祠,该拆的不能手软。
而对于承载的传统文化,历史悠久的宗祠,该保留的,保护的,我们也应当合理规划。
结语
虽然黄氏宗祠有着许多不合规矩的地方,但温州政府还是选择用相对柔性的方式去处理这个问题,没有直截了当的选择一刀切的解决问题,这是值得欣慰的地方。
如何平衡宗祠文化与城市发展,是之后许多南方城市的政府需要考量的问题,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宗祠也会焕发新的生命力。
让它可以在新的时代继续发挥重要的功能,成为连接中华民族历史文化和未来发展的重要平台。
由于平台规则,只有当您跟我有更多互动的时候,才会被认定为铁粉。您如果喜欢我的文章,可以点个“关注”,成为铁粉后能第一时间收到文章推送。
Copyright @ 2015-2022 快报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 豫ICP备20009784号-11 联系邮箱:85 18 07 48 3@qq.com